首 页 | 医院概况 | 科研成果 | 特色医疗 | 就医指南 | 科室介绍 | 专家介绍 | 在线留言 | 联系方式
     
囊虫专题
 
 
 
 
 
 

囊虫专题
首页 >> 囊虫专题

        脑囊虫常见临床表现有癫痫、头痛头晕、偏瘫、迟钝健忘、精神障碍等等,由于囊虫在患者脑组织中寄生的部位和数量不同,机体的反应也不尽相同,致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单靠临床表现很难作出正确诊断,需综合多方面资料进行分析。马云祥等曾于1986年提出T扫描显示有典型的囊虫改变。以上具备二项即可诊断。若不具备上述第②、③两项,则应具备以下三项中之二项方可诊断脑囊虫症:①病理检查证实皮下结节为猪囊尾蚴,或眼内、肌肉内发现囊虫,血囊虫免疫学试验阳性;②脑脊液白细胞或蛋白量增高,或找到嗜酸性细胞;③头颅X线照象多数典型的虫钙化影。

(1)CT:通过CT检查,不但能明确病变的性质,显示病灶的数目、大小及范围,还可动态观察脑囊虫症的演变过程。国内国内文献进行了脑囊虫症的CT分期:①活动期: CT标志为头节、囊壁、囊液同时存在;②退变死亡期:CT标志为头节消失、囊腔肿大、虫体崩解,分为单发或多发小囊型、大囊型、葡萄状囊丛型、脑炎型、脑内小脓肿型、脑梗塞型、脑膜炎性③钙化期:标志为囊虫灶转为高密度的钙化结节;④混合期:为活动期、退变期、钙化期病灶混合存在。显然,CT分期不仅是为了诊断,更有助于疗效观察。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四期外,还有囊虫处于虫卵状态未发育期,CT不显影,所以 CT并正常不能排除脑囊虫症的诊断。临床研究证实,各种杀虫药对绦虫卵无效。
(2)MRI:MRI用于脑囊虫症的诊断显然要比CT晚得多,加之费用昂贵也限制了其推广。但大量研究表明,对脑囊虫症的发现MRI比CT具有更高敏感性,对囊虫数量、范围、囊虫头节以及小于 5mm直径病灶的检出率也明显高于CT;对囊周水肿、炎症及囊肿变性的敏感性优于 CT,尤其是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内囊虫,CT难以显示,而MRI可显示绝大多数虫体。 MRI还可多方面扫描,对脑室内、基底池、大脑凸面及脊髓囊虫的检出更为适用。甚至有人认为MRI比起CT、脑积液及免疫学检查更能对脑囊虫症进行准确分期,且与囊虫退变的各病理阶段相一致,还提出了 迟发性脑水肿反应mm以下的钙化灶难以显示。
(3)免役学检查:取患者血液或脑脊液进行囊虫抗体间接血凝(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免疫检查,阳性率可达90%以上,对囊虫病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囊虫病的抗原检测对疗效判定意义明显,但诊断技术尚不完善、稳定性较差,未能广泛推广。
目前多数专家认可采用的脑囊虫症诊断标准:
(4)、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上排除了需与之鉴别的其他疾病;
(5)、免疫学检查阳性(血清和脑脊液囊虫IgG抗体或循环抗原CAg阳性),脑脊液常规生化正常,或有炎性改变,特别是嗜酸细胞增高;
(6)、头颅CT或MRI显示囊虫影像改变;
(7)、皮下、肌肉结节,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囊虫者;
(8)、患者来自绦囊虫症流行区,有粪便绦虫节片史或食米猪肉史。
  具备上述4条以上者即可确诊;或者具备1、2、3或1、2、5及1、3、5条者亦可确诊。
(1)脑囊虫症分型标准:根据我院大量脑囊虫症例分析及多次全国囊虫症会议专家讨论意见,提出按囊尾蚴寄生部位将其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混合型4型。脑实质型根据CT或MRI显示囊尾蚴数量又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感染3个亚型。这样的分型标准有利于临床医生正确判断病情及预后,合理制定正确治疗方案。
(2)囊虫症免疫学诊断标准:我院对1160例脑囊虫症例均进行血清抗体检测(IHA,ELISA)。结果 : IHA检测血清抗体最高凝集效价1:8及以上635例(54.7%)。1:8以下525例。 ELISA检测阳性700例(60.3%),弱阳性460例(39.7%)。CT或MRI显示轻度脑实质型的552例中, IHA 效价1:8以下523例(94.7%), 1:8及以上29例(5.3%)。ELISA检测,阳性94例(17%),弱阳性458例(83%)。 中度脑实质型433例及重度脑实质型102例,IHA效价均在1:8以上,ELISA检测均为阳性或强阳性。得出了血清免疫学检测囊尾蚴抗体效价高低与影象学显示囊尾蚴数量多少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 根据目前使用标准, 上述轻度脑实质型的552例(IHA 效价1:8以下,占94.7%)以及ELISA检测弱阳性的458例(占83%)是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病例。 脑囊尾蚴病免疫学抗体检测阳性诊断标准的判定,应将囊尾蚴病抗体检测效价结果与影象学表现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囊虫性脑内小脓肿:河北省医院神经科 (1986) 在国内首次报道 12 例脑内小脓肿,墨西哥 (1989) 也提出 Cysticercoticabscesses 的命名。这一新概念从临床、 CT、病理上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同。但所谓小脓肿,实际就是囊虫寄生在病人脑组织的一个病理阶段。我院对40例囊虫性小脓肿进行分析研究,囊虫性小脓肿平扫CT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区,多位于近皮层下白质,CT值5--30Hu,无占位改变。增强表现为低密度偏心侧呈环状强化者占16例,占40%,单发囊虫感染者38例,占95%,同一部位2个病灶并列感染者2例,占5%。病灶位于顶叶者28例,占70%,位于额叶者8例,占20%,位于颞叶者3例,占7.5%,位于枕叶者1例,占2.5%。10例患者外周血象检查,有8例白细胞数轻度高于正常,其余均在正常范围。40例患者均同时进行血清囊虫抗体IHA和ELISA。ELISA阳性者18例,占45%;ELISA弱阳性者15例,占37.5%;ELISA阴性者7例,占17.5%。IHA效价 3 1:2者30例,占75%,其中IHA效价 31:8者18例,占45%。囊虫性小脓肿与传统教科书描述的菌性脓肿相似,极易误诊为菌性脓肿,值得CT、临床注意鉴别诊断。
  脑囊虫早期诊断:我院通过动态观察预后绦虫病人血清抗体,使无临床症状的脑囊虫症人被早期发现。并于1992年在《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使许多脑囊虫被早期发现,及早治疗。

3临床治疗进展
  脑囊虫症疗效判断标准:分近期疗效判断标准和远期疗效判断标准。
1、近期疗效(1年)
1 痊愈: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消失,血及脑脊液中囊虫抗原转阴,脑脊液生化常规均正常;颅脑CT或MRI检查原囊虫灶全部消失;皮肌囊虫结节全部消失;患者能从事正常工作。
2 显著好转:癫痫发作显著减少,程度减轻,其他脑部症状显著好转;颅脑CT或MRI显示原囊虫症灶大部分消失;皮肌囊虫结节消失90%以上。患者基本恢复工作。
3 好转:癫痫发作减少,程度减轻,其他症状、体征有所好转;脑CT或MRI显示原囊虫症灶减少;皮肌囊虫结节消失50%以上。患者生活能自理或能从事一般工作。
4 无效:癫痫发作不减少或加重,其他症状、体征未见好转;脑CT或MRI显示原囊虫症灶基本同治疗前;皮  肌囊虫结节消失50%以下。患者失去工作能力。
2、远期疗效(3年以上至5年),其指标同近期疗效。
  我国脑囊虫症的治疗,虽然早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但长期未能研究出特效治疗药物和方法。 70 年代以前各地主要应用中药治疗,如千金丸、羊角散、矾石片、囊虫丸等。这些药物对皮肌囊虫具有肯定的杀灭效果,但对脑囊虫的确切疗效,特别是药物通过血脑屏障,杀灭寄生于颅内囊尾蚴的作用机理,至今报道不多。因此对其疗效目前尚无一致评价。自 1978 年 H . Thomas 等报道应用吡喹酮成功地治疗牛囊尾蚴症以来,国内于 80 年代初首先由潘孝彰等 (1981) 报道应用吡喹酮、刘德惠等 (1983) 报道应用阿苯哒唑治疗囊虫症取得成功。近十年国内应用上述两种药物已成为治疗囊虫症的主要西药。
-目前国内外临床工作者对上述两种药物比较一致的评价是:该两种药物对脑囊虫的疗效均确切可靠。显效与有效率统计学亦无显著差异。但吡喹酮杀虫作用迅速,药效快、疗程短,但副反应出现早且重剧。阿苯哒唑以影响虫体的正常代谢为主,虫体死亡较缓慢,常出现迟发性反应,总疗程较长,副反应有转氨酶升高等。
  脑囊虫症颅内压增高型约占脑囊虫症的 40 %。由于颅内压力高于正常,使脑室、脑组织受压、脑膜受牵拉、呕吐、视力下降等一系列颅内压增高症状,并随时有脑疝出现的可能,危及病人生命。此型病人应用吡喹酮或阿苯哒唑治疗后,虫体短期内成批死亡,并释放出大量抗原和毒素,致使周围脑组织反应性释放出大量组织胺,造成颅内压力再度急剧升高,出现
眼囊虫病人绝对禁止使用吡喹酮、丙硫咪唑峻烈杀虫药。
  近年来,对颅内压增高型脑囊虫症的治疗,各地多主张中西结合治疗,中药杀虫缓慢持久,同时促进死虫吸收,减少钙化灶形成。配合西药杀虫,大大减少了治疗中的副作用,对控制脑水肿、消除脑积水、防治脑疝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颅内压增高程度、体征等,分别采取一种或多种降颅压措施,选用适当的病原治疗药物,使此型脑囊虫症人多数可以安全顺利地完成疗程,并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我院自1986年成立脑囊虫症专科来,坚持中西药结合开展脑囊虫症的治疗通过CT、MRI的治疗前后对比,证实中西药结合疗法对中、重度、高颅压等严重脑囊虫症的治疗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减少了并发症,效果显著;对脑囊虫后遗症如顽固性癫痫、脑积水、头痛、迟钝健忘、精神障碍等均取得显著效果。
4流行病学
  囊虫症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多见于拉丁美洲、非洲、亚洲等不发达国家。我国为本病的高发区,在 1922 年发现首例囊虫症至今已有 70 多年历史。但有关囊虫症分布和感染情况的流行病学资料报道甚少。河南省 (1963) 调查 1 472 人,囊虫症患病率为 0 . 14 %;徐之杰等 (1988) 在黑龙江省讷河县以 IHA 法调查,人群血清学阳性率为 0.8 %。辽宁省 (1990) 调查 3 993 人,血清学阳性率为 0.83 %。山东省 (1992) 现场调查 5 个乡镇 21 个村,人群绦虫感染率为 0.3 %,囊虫感染率为 0.71 %;猪体囊虫血清学阳性率为 5.1 %。云南省 (1995) 对居住在兰坪县山区的普米族进行人群囊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390 人中囊虫血清抗体阳性 44 人,阳性率 11.28 %,有绦虫史者 238 人,绦虫感染率为 61.03%。四川省 (1990) 德喜县二个乡调查,血清学阳性率为 5.61 ~ 9.96 %。在较大的城市中,哈尔滨市 (1993 ~ 1994) 对城乡人群囊虫症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该市城乡居民 IHA 阳性率为 4.32 %,其中城市居民为 1.65%,农村居民为 7.01%。
  我院曾对邯郸市饮食行业职工进行了血清囊虫症抗体检测,调查了2255名,阳性 9名,阳性率 0.4%。其中肉食服务业职工免疫学阳性者4例,阳性率0.57%(4:700),其他饮食服务业阳性5例,占0.37%(5:1534),3例阳性者进一步检查CT发现囊虫病灶。
 《健康报》2005年5月17日公布的卫生部于2001年6月之2004年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开展的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其中带绦虫感染率为0.28%,推算全国感染带绦虫人数为55万人。囊虫病调查了96008人,阳性率0.58%。带绦虫感染率比1990年上升了52%,其中西藏、四川分别上升了97%和98%。带绦虫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新疆、青海区,主因牧民生食牛肉而感染。
  近年来,我院通过对临床病例分析,发现人体猪囊虫病在流行病学方面,与以往文献报道多有不同,兹介绍如下:
(1)、近年来,随人民生活水平增高,有绦虫病史自身感染的患者逐渐减少,但因食入被绦虫卵污染的水菜等外源性感染的患者相对增多。研究证实绦虫卵在自然环境下存活50年仍有很强感染性。
(2) 少年儿童患者剧增。以往统计资料认为本病主要危害青壮年。近年少年儿童发病增多,我院自 1991~ 2000 年,已收治 2 ~ 15 岁少年儿童囊虫症患者 630 例,占同期收治病人的 33 %,且多为脑囊虫症。其中有绦虫病史者仅 19 人,占 4.4%。说明绝大多数少年儿童患者是外源性感染的,既通过不洁饮食而感染囊虫症。
(3)误诊率高; 临床统计表明,近年来中度以上病人逐渐减少,轻度囊虫性脓肿病人逐渐增多,此型病人是最易误诊病例。
(4)误治造成严重后果:许多非专科医生缺乏经验,不能正确分型分期,明确判断病情,冒然使用杀虫药,造成严重高颅压继发脑疝形成,危及患者生命等严重后果。建议脑囊虫症到专科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

地址:邯郸市中华北大街322号 邯郸光华中医医院 预约电话:0310-3066636(上午8-12时,下午14-18时),0310-3014947(全天)[管理]
乘车路线:邯郸火车站乘3路,801路,70支,70班路公交车,建元小区(汉光华府)站下车;东客站乘64路,17路建元小区(汉光华府)站下车;高铁站乘59路,建元小区(汉光华府)站下车;49路,联防路中华大街路口下车,北行300米即到。